2007/07/09

[台北遊記] 八里左岸

據說因為有巴黎左岸,這裏才叫八里左岸的。

隔著一條小小的淡水河,對面就是「右岸」淡水,雖說這邊沒有淡水熱鬧,但經媒體旅遊指南的炒作,這裏也不見得真的比較寧靜。

****************


天色灰暗的關係,真的沒有勇氣租單車了,一個不幸途中傾盤大雨也不是好玩的。於是在捷運站等公車,這個站牌所有公車都能到八里,不過要自己看清楚在哪個站下車,我要搭渡船,就在渡船頭下車好了。

途中經過本來我要踏單車過去的關渡大橋。

*******************

下車後迷了點小路才走到岸邊,拐了一個大彎,走了一些清靜的後街,遇上一群好奇的好雞。

後街的咖啡室都沒有營業,還是已經關門大吉呢?

 

秉承最後一餐要吃好一點的傳統,決定在八里這邊找一間像樣的餐廳吃一餐。

結果得到一個由頭到尾的套餐。其實我只是想吃點三文治或甚麼的,但這裏只有飯餐。

食物質素沒有大驚喜。我點的是和風豬扒,但吃起來感覺有點越式或泰式,而且那兩塊豬扒一塊蘇軟一塊韌,好奇怪。

招牌奶酪就不錯。

但其實我真的不想吃這麼飽啦,淡水街頭還有很多好吃的呀!

2007/07/08

[潛水] 走了一半的路程

星期六下午,外面陽光又毒又猛,附送三十四度高溫,我們在山上一間國際學校的室內泳池浸了六個小時。

潛水課程簡介
不經不覺,潛水的課程已經過了大半,在八月之前我們就會成為 PADI Open Water 的新牌仔了。PADI 是一個發潛水牌的機構,除了它以外,還有好幾個由不同國家成立的組織,不過PADI是最多人用,也是全球認可的,所以大部分人都會考它。

而Open Water呢,是指開放水域。開放的意思是沒有「頂」,即是你任何時候都可以離開水底,是消閑潛水的最低資格。得到這個牌後,就可以自己去潛水 - 如果你夠膽搵命搏的話...... 通常大家都是參加潛水中心辦的團,由較有經驗的潛水員帶著潛。

考 Open Water 潛水牌其實並不困難,只要上三課理論課,考五十條 MC 筆試;兩節泳池實習;加兩次出海訓練,那就大功告成了。(堂數依教練安排而定,並非完全一樣,其實是同樣的東西,視乎你分幾次學。)

理論課有五個章節,基本上教的都是那些東西,主要是安全問題。我們在星期一公眾假期那天上了大半天課,考完筆試,又在潛水中心買了Mask、Snorkol 和 boots,星期六就落泳池了。

筆試是 MC ,不難,只要有些問題好模菱兩可,錯得好不甘心耶。(這麼久沒考試,竟然還保存著那種高速,可見真是天生的。)

 

被大隻救生員阻止之前拍到唯一一張泳池照。

第一次的泳池實習
潛水課程的學費已包括裝備的租用費,不過公家的東西質素不能期望太高,要用好的就要自己投資了。我們只買了幾樣基本裝備,就花了六百多 (一個 Mask 就要三百多...) 可見潛水真是一項富貴活動,簡直是無底深潭......

泳池實習的內容,主要是一些會用到的基礎知識,如拿開呼吸器再咬回、清鏡、除 Mask 再戴回、後備氣源等。(想知道是甚麼,請參考奈奈音的漫畫。) 技巧都不難,保持冷靜別慌張就不難做到,反而我覺得最難是要在只有兩米的泳池潛,又淺又窄,初時極不習慣經常地失去平衡,哈哈。

我們共有八個人,雖然有兩位教練,但實習時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,等待的時候基本上沒甚麼好做,都是跪在池底發呆...... 不過,也可以藉此機會習慣一下咬著呼吸器的感覺,或者猜一猜 buddy 的自創手語是甚麼意思。

 

在水底呼吸
潛水用的氣樽,入面裝的只是普通空氣,絕對不是純氧,這可能是很多人的謬誤。純氧吸過量是會中毒的,大概只有醫院或急救的時候才會使用吧。不過潛水倒有一種是高氧,即是將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由 21% 增加至 30%,但必須經特殊訓練才可以使用。

其實我想說的是,雖然是普通空氣,但因要避免氣樽內部受潮生鏽,所以空氣都是沒有水分的,吸久了真的好口乾。解決方法是沒有的,只有喝兩口泳池水濕濕口。

另一個問題是,會有點不習慣長時間不用鼻子呼吸,我自己就常常想用鼻噴氣,還好噴氣是沒有大影響的,還可以在清鏡時盡情噴。

 

私家 Mask
Mask 這種貼身物品,還是自己買一個好。本來呢,教練說透明邊這些放久了會變黃,那我也打算買一個黑色的,但是嘛,作為一個貪新忘舊協會的榮嚳會員,一個 mask 又用得多少年呢?所以最後決定買一個來自日本的靚色鏡,還配了一枝同色的Snrokol。

透明、淺綠色,鏡帶還要買白色,你猜可以靚多久?到時又有藉口買東西了。

有自己的mask,感覺真是完全不同,不過,因為處理得不好的關係,今次的霧氣好大,下次要搵牙膏卒得更勁才行。

 

Meet people / Go Place / Doing thing / Underwater
那本課本真是充斥著這種好堆砌的口號。不過,這句都算是一件真事,認識了一班新同學、「風趣幽默」的教練、DM 黃淙澤...... 體貼的同學 Y 和同學 K 又會幫大家弄好吃的小食,就這樣過了一段很好的時光。

我們下個星期日就出海潛水了,去找鯊魚,哈哈。
(課本上說,潛水員被海洋生物攻擊的主要原因,是因為生物的自衛行為,正所謂人不犯魚,魚不犯人,你估人肉真的很好吃嗎?)

2007/07/06

[台北遊記] 關渡自然公園


台北旅程的最後一天,出發的時候雨沒有在下,與出發往淡水的友人一起乘著捷運,一路上懷著十七個吊筒的心情,到底要不要在關渡下車,還是直接往淡水算了呢?最後終於決定碰一碰運氣,直奔計劃中要去的關渡自然公園。
位於關渡捷運站附近的自然公園,其實就是一個濕地公園,一個比香港濕地公園大好幾倍的濕地公園。
從捷運下車後,可以選擇走路或乘車到公園。因為路不熟的關係,就決定乘車了。
公車很快就到達,車上只有司機和另一位乘客。因為沒零錢的關係,就問另一位乘客有沒有零錢,誰知司機說有多少就投多少好了,沒關係之類。這就是台北的好客之道了。
之後就和司機聊了起來,他說下雨天去自然公園鳥也不會出來啦 (後來發現是謬誤),那我就告訴他當天晚上要回香港,然後他竟然問我香港還是不是很自由之類的問題......

一直沒說甚麼的另一位乘客,原來也是到自然公園的。一下車,他忽然跟我說不用買票,當我還在疑惑他是甚麼意思時,只見他拿出不知甚麼證件並向售票員示意我們是一起的,然後我們就進去了。就這樣又平白省了五十塊的入場費,這次台北遊遇的好人還真多。上圖就是那一位帶我入場的伯伯了。
後來他還跟我說要買鳥類海報的話,他有折扣,要買就找他云云。真想問他買其他東西有沒有折,不過也不大好意思麻煩人家啦。
一個人的時候,是比較容易有奇遇的。
首先沿路走到自然中心逛逛。
自然中心共有兩層,地下是紀念品店、展板和活動室,二樓則是觀鳥廳。

一整排的玻璃窗,一望無際。

館內還提供了望遠鏡及導賞員,他們會幫你找鳥,又會介紹鳥的資料,十分專業。
上面透過望遠鏡拍的照片,好像是小白鷺。除了牠們,我還看到鴨子。導賞員說下雨後鳥就會走出來找東西吃,所以這天其實是觀鳥的好日子。真是意想不到。

在公園內閒逛時,的確遇到不少鳥。除此以外,見到最多的還是蝸牛,而且是蝸牛屍體。一隻又一隻的掉在路上,怪不得小鳥們都出來覓食啦。我走路的時候已經十分小心,也是踢到了一隻,一陣脆裂的感覺傳來,好可怕,阿彌陀佛。
公園內剛好有一個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展,有世界外地的藝術家裝置藝術品,我覺得這個最有趣,在觀鳥屋前面有一個一模一樣的模型,大概是給小矮人觀鳥用的吧。
自然公園的範圍極大,我逛了個多小時也只是在最外圍的小區行走,要逛完的話大概真要一整天吧。
離開前當然要買點紀念品回家,這裏的紀念品還算有點特色,起碼沒有抄 keropi 的青蛙毛公仔。看,人家這系列木刻鳥頭多麼可愛啊!下面那些鴨子和貓頭鷹,則是用葉子製成的,十分特別。


在公園外等了好一陣子的公車,發現回捷運的公車是按時開出的,大概一小時一班,所以乾脆就走路回去了,還好路不難找,大約十分鐘就回到捷運站了。

2007/07/04

[台北早餐] NY Bagels


上次上次來台北,晚上由國父紀念館那邊走路到敦南誠品,在路上見到這一間二十四小時的早餐店,想起在網路上也看過不少正面的食評,剛好今次也要到敦南誠品逛創意市集,所以就想來吃一下。

周末下午的午飯時間,門外有不少人在等著。有人排隊的店,大概質素有點保證吧。本來都不會排隊等食肆的我 (一個人外出吃飯也要等位太無謂了吧..),不過雨下得正大,附近又沒甚麼好吃,就等一下好了。

 


裝修沒甚麼特別,但環境總算舒適。餐牌上選擇頗多,有比高有三文治有簡餐,不過我的目標當然是早晨全餐。全餐有四款,分別只在於要煙肉、腸仔、薯仔還是炒埋一碟,我選了腸仔。

全餐由水果開始,三件泡過鹽水沒甚麼蘋果味的蘋果。

我最期待的正餐,有腸仔、薯塊、炒蛋和自選比高,這個是洋蔥味。基本上沒甚麼特別,倒是這裏的比高真是十分好吃,不過烘過的比高轉眼就吃完了。

隨餐還有橙汁和餐飲,茶或咖啡無限添飲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慢慢地吃著,忽然留意起對面檯的人來了,那人,真的好像陶吉吉。

來一張近一點的。我竟然嘗試偷拍他起來了,還好像被發現了,真是十分尷尬。但實在愈看愈像陶吉吉,他說話又半中半英的,到底是還是不是呢?總不成過去問他吧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


至於創意市集,因為天公不造美的關係,始終也無緣相會。

2007/07/03

[台北遊記] 台北當代藝術館


紐約有MOMA,台北有MOCA。(雖然規模有點大差別......)

本來有點猶豫要不要去,不過在下雨的早上沒有其他的選擇,終於都來到這裏,心裏暗地希望不要太悶就好了。

 

藝術館是一棟古老紅磚建築物,十分有情調。入門後卻十分有現代感,完全是兩個世界。

 

 

 

藝術館正進行「流行的意外」展覽,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,以不同方式素材演譯流行時裝這件事情。有不少都十分精采,不過館內不能拍照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這個連結看看部分展品。

當中有不少展品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例如有一位土耳其女藝術家,將一整個衣櫃的衣服全穿上身,那段短片讓人看得目瞪口呆;另一段短片是一黑一白兩位少女,各穿著芭蕾舞衣和民族服裝,相對扮鏡子跳舞,初看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是同一個人來的,可見她們的合拍程度。

除了短片,部分相片都十分精采。一進門是一幅以爆破為主題的相片,用平面的方式表達爆破的效果,感覺震撼;之後又台灣本地藝術家王九思的「二十四孝」,以獨特的畫面從新演譯民間故事如「負米養親」、「賣身葬父」、「孝感動天」等等,每一幅也值得細看。

立體展品方面,最有趣的是一系列以仿人皮所製造的衣服和手袋,摸上手感覺有點怪異,而且由一個又一個乳頭所組成的服飾實在有點恐怖。據我偷聽到剛好來參觀的學生團的導覽員所介紹,這個展品是想表達用動物皮造衣服的恐怖。

還有一個互動的展品,大熒幕上有六個穿著不同服裝的人,只要你用滑鼠按動其中一個,其他五個就會跟著她做動作。根據單張的簡介,大概是想表達潮流讓人不由自主跟隨的意思。

除了「流行的意外」,館內還有另一個較小型的「宇宙主義」展覽,在一間黑漆漆的房間內有些誇張的圖像之類。出口附近還剛好有一個攝影比賽的得獎作品展,題目是台北故事,各人以一系列的相片表達著自己的台北故事,有些作品還真的蠻突出的。

在下雨的早上,躲在藝術館實在是消磨時間的好辦法。

2007/07/02

[台北下午茶] 70% Chocolate Cafe


因著巧克力之名,這是一間我一直想試試看的餐飲店。

幸好這次終於都趕上,剛剛在它的網頁上竟然見到這段消息:

[公告]

本店決定於今年度(2007年) 7月底暫時歇業,目前店內裝潢和硬體設備

欲以頂讓方式出讓,
本店地處金融商圈,附近上班族眾多,較適合有

經驗和能力提供餐點之商家,歡迎有興趣者於營業時間來電洽詢或面

議。

本店未來動向請各位朋友們繼續注意本頁公告,謝謝。

大概會有人接手經營吧,真是世事無常。


這裏最有名的其實是朱古力小火鍋,但大熱天時一個人下午時分到來總不成點一個火鍋吧?本能為會有些特色巧克力蛋糕,但原來是沒有的,只有手工巧克力。

本來想要一份下午茶套餐,包括飲品、蛋糕一件及巧克力一塊,但見它提供的蛋糕,原來只是別的店造的卷蛋 (而且不是巧克力卷蛋),就決定點一杯飲料算了。

其實沒有巧克力蛋糕這一點是頗令人失望的。

有點熱的我,要了一杯黑巧克力冰沙,味道不算突出。

也看看別人寫的食記吧:
橘子醬的筆記本
瑞‧獨家報導

柔藍食單
無影像記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