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06/25

[香港素食] 食素 = 寒涼?(1) 認識蔬果真性情 | 陳愷晴Erica (大醫學研習會副會長)




中醫經典《黃帝內經》有一句說話:「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。」這提到了人需要穀類、水果、肉類、蔬菜等四大類食物,可見自古人們認為蔬菜、水果是人體必須的基本營養食品。但近年來,不少人認為蔬菜、水果偏寒涼,認為會「越吃越寒」,多吃容易造成寒涼體質,故此不認同素食、生機飲食 (食生) 等的飲食習慣。那麼,我們常吃的蔬果真的很寒涼嗎?

+++++

【 Misskitb 粉絲專屬好康】
iherb 優惠碼:MIS8129

+++++


認識蔬果的性味

就如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,所有的植物、食物、藥材等都有自己的偏性,這是受種植環境、泥土、氣候、日照及下雨的情況而影響,並非在濕潤泥土種植就是屬於較為寒濕的植物,而就算是同一品種,在不同地方種植生產都會存在偏性的差異性,但我們也可以大體將他們分成寒、熱、平和三類。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一本中醫巨著《本草綱目》,李時珍整理了過往醫家對不同食物性味的論述,非常值得參考!以下將舉一些例子:
 


偏寒涼性:

蔬菜:芹菜、冬瓜、苦瓜、茄子、海帶、絲瓜、菠菜、莧菜、黃瓜等。
水果:西瓜、柑、柚子、梨、羅漢果、柿子等。



偏溫熱性:

蔬菜:菜心、韭菜、芥菜、蒜苗、大頭菜、薺菜、南瓜、胡蘿蔔等。
水果:荔枝、木瓜、石榴、楊梅、橘子等。


平性:

蔬菜:四季豆、木耳、通菜、花椰菜、冬菇、水菜等。
水果:番茄、無花果、蘋果、檸檬、菠蘿等。

不需要避免寒涼食物?

這樣簡單一例已經知道蔬果不只是寒涼了!「越吃越寒」的說法也只是以概偏全,有些人更求安全,在煮食時加入蒜、薑炒,這固然可以增加食物的溫熱偏性或調味之用,但其實這也不是必須的。非藥物的食物,其實都可稱為較「平性」的,或只有稍微的寒涼或溫熱之性。如果想要營養均衡,健康的人們其實應該各種性味的食物也應食用,不需太顧忌避免寒涼的食物,同時也不需偏執於溫熱性味的食物,有均衡飲食、適量運動習慣、良好作息等,身體可以寒熱平衡,吸收大自然不同食物給我們的能量與營養。

既然蔬果不一定是寒性,甚至是有溫性的蔬果,為何有些人轉變為素食習慣後,感覺自己有寒涼體質,或是呈現出不少偏寒性的身體症狀呢?我們將於下篇文章再加討論。

+++++
Follow me on Instagram @misskitb


下載港鐵沿線素食餐廳列表

+++++
Δ 版權所有 (歡迎轉貼連結。嚴禁全篇圖文轉載!)
Δ 廣告查詢:hello@veggirlclub.com
Δ 邀訪 / 合作 請洽:misskitb@gmail.com